传真:020-333-4567
手机:138 0000 000
邮箱:admin@cruisingclubs.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南宫NG2888号
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垣曲县大大小小的“家”工厂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稷山县稷峰镇杨赵村的灯笼加工厂内热火朝天,万荣县解店镇北解村的手工制品车间也一片忙碌。
在垣曲山西紫曼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一根根红丝绒在工人们手中灵动地穿梭、交织,转眼间,一个个寓意美好的中国结便初具模样。这些中国结不仅传承了传统样式,还巧妙融入了可爱的“生肖蛇”元素。该公司负责人张雁英介绍:“每年我们都会推出生肖主题的中国结,今年结合了元宝、钱袋造型,配上小蛇图案,中间再加上‘福到我家’字样,特别应景。”车间里,除了精美的中国结,还有正在加工的辣椒、灯笼等迎新饰品。这些饰品色彩艳丽,做工精细,每一件都饱含着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工人范小莲笑着说:“这个中国结可好看了,带着福字,挂在家里大家都喜欢。”她手中的中国结,早已超越了商品的范畴,成为传递新年祝福的文化载体。
在稷山县稷峰镇杨赵村,数十家灯笼加工厂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各地的灯笼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走进灯笼加工车间,工人们各司其职,裁剪、印制、缝灯面、穿钢丝南宫28、套灯架、拉金条等工艺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样式新颖的大红灯笼整齐排列,把整个车间映照得红红火火。做了9年灯笼的兰引平,是杨赵村的灯笼加工大户,主要制作植绒灯笼,其中直径1.2米的大灯笼销量最佳,灯笼上的富贵牡丹、年年有余等吉祥图案和字样,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兰引平表示:“我们生产的灯笼主要用于婚庆、国庆和春节等,每年从年初忙到年尾,大概一年能生产40万对,主要销往西安、乌鲁木齐、河南等地。”数据显示,该村40多户商户投身其中,年产灯笼达1000万对,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海外,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丰富的就业机会。
在万荣县解店镇北解村,鑫昌达手工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同样热闹非凡。寒冬时节,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虎头”制品。手工缝制的虎头帽憨态可掬,充满中国风的婴幼儿唐装汉服尽显祥瑞儒雅,还有虎头鞋、虎头斗篷、虎头包被、肚兜、香包挂件等琳琅满目的手工制品,让人目不暇接。年关将至,正是民俗产品销售的旺季。车间里,年轻人热情高涨地进行线上直播带货,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该公司每年创收可达百余万元,同时解决了80余人的就近务工问题,有力推动了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近年来,像山西紫曼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杨赵村灯笼制作产业及万荣县解店镇北解村的手工制品产业这样的家门口手工业南宫28,在各地蓬勃兴起。它们不仅满足了市场对节庆饰品及民俗产品的需求,为新春佳节等重要节日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更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这些“家”工厂里南宫28,村民一边用心制作着饱含文化韵味的手工艺品,一边收获着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也让春节成为百姓增收的“幸福结”,将百姓的生活与新春佳节紧紧联结在一起。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